瀏覽人次: 12318

所長給同學的信

各位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的新生同學,大家好:

首先,恭喜各位錄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!本所是一個大家庭,各位未來幾年,甚至畢業之後,都會和這個溫馨的園地,產生社會連結,從中學習、成長與茁壯。

本所成立於1993年,已經歷經了30年的歲月。去年經過教育部核定所名調整,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於本(2023)年8月1日正式掛牌,簡稱永續所。各位同學來到永續所,要了解永續發展和環境教育的要務,首先要解決人類所產生的環境問題。人類造成的環境破壞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,到2050年,全球人口預計將增加為96億人口。人類對於地球的影響,最主要的面向是溫度升高。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,係由於人類活動而產生。自1895年以來,全球不斷的增溫,氣候災害不斷地在世界演出,目前大約70%的災害與氣候有關。在過去10年中,共有24億人受到氣候災害影響。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(CO2)濃度增加,到了2019年二氧化碳監測數據超過415 ppm,到了2023年最高飆到423 ppm。目前地表溫度相較於一百年前,平均上升了1.22度。事實上,臺北溫度上升了2度;臺中上升了2.4度。此外,海洋浮游植物在海洋中大幅下降;從1950年以來,藻類生物量減少了約40%。科學家警告,自人類文明出現以來,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種之中,50%已經滅絕;多達83%的野生哺乳動物已經消失。由於人口持續增加和過度消費,將導致第六次大規模滅絕事件。

如果,環境問題存在於生態環境;環境保護需要政府、組織,以及個人層面進行推動。當今人類面臨的生態問題,來自於傳統知識、價值觀,以及人類行為倫理的喪失。推動親環境行為,既能頌揚自然界的內在價值,又能保護大自然的和神聖性。因此,我們需要通過宣傳、教育,以及行動,來解決環境問題。永續管理和環境教育學習要素,包含了:「自然資源保育」、「環境管理」、「生態原理」、「環境互動與依存關係」、「環境倫理」,以及「永續性」等觀念。環境教育課程目標崇高,在於培養人類的環境覺知與敏感度、環境概念知識、環境價值觀與態度、環境行動技能,以及環境行動經驗。各位同學畢業之後,將肩負培養國家社會環境保護之棟樑責任;永續所培育的永續發展人才,在畢業之後參與各項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工作,都和環境品質、環境資源,以及永續發展具有密切關係。因此,在十二年國民教育的理想之下,我們將協助推動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》、《環境教育法》、企業《環境社會與治理》(ESG),以及聯合國推動的之《永續發展目標》(SDGs)推動,積極實施「永續素養導向」教學,促進十二年國教「使教室成為知識建構與發展的學習社群,增進議題學習之品質」,活化教育部所推動的戶外教育和永續教育。

但是,永續教育不是一種「補充教育」,也不是「教室教育」,而是「實質教育」;如何強化環境保護「核心素養」與「實質內涵」,兼具學科的本質和理想,都需要深思熟慮。所以,我們除了著重於師資培訓,永續所對於環境保護和地方永續發展全盤性思考,誘導環境公民行動,有其深遠之意涵。因此,在建立環境教育推動體系之際,依據教學實施的現況、以及教師和學生反映教學之成效,以為更新或調整課程內容的依據。後續將擴大為幼兒教育、樂齡教育、企業永續管理,通過民間企業、民間保育團體,以及全民永續管理和環境教育論證之基礎,以利推動永續發展之個人生活利基、社會集體行動,以及國家整體發展的參考。

本所大家相處和樂融融,但是學術要求極為嚴格。在學術研究中,本所規劃舉辦博士生和碩士生論文計畫書的發表會,以提升論文品質。此外,本校引進Turnitin系統,https://www.turnitin.com。希望學生發展原創性的論文,不要抄襲。對於閱讀過的文字,應該進行有效改寫,讓改寫之後的文章語句,都具有其獨創性,甚至需要達到「嚴禁」有連續6個單詞,和過去已經發表過的期刊文章或是網路文章相同的嚴格程度。亦即,碩博士論文規範,要降低至重複率15%,否則不予通過。本所對於學生英文程度的要求、學術倫理的要求,希冀同學對於研究的專注,可以產出高品質的論文,也對於未來的發展,更有幫助。

在前所長葉欣誠教授的努力之下,學校在四年前撥付經費進行研究室和教室的整修,學生皆有靜雅、舒適的學習教室和研究空間,進行學術研討、閱讀,以及和師長們的討論。八月酷暑,正是所上教授的研究開始,希望大家多與老師們談話和溝通,也鼓勵各位同學趁早開始進入研究狀態,以準備明年(2024年)6月初舉辦之永續所博士生、碩士生論文計畫書的口試。

2023年9月2日到3日,本所師生將齊聚臺中的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參加「邁向2030永續發展教育」「2023年第33屆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」http://www.csee.org.tw。請大家自行報名,參加學生會員,可以免費獲得本所協助編印《綠芽教師》一本,請自行訂住宿和自行安排交通。愛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, 1879-1955)曾經說過:「只有利他的生活才是值得過的生活」(Only a life lived for others is a life worthwhile)。研究生涯中,生活可以說是淡而無味,或是充滿興味,都是憑著個人的想像與體會。我們在永續所,強調利他的生活,透過規劃團隊的組成,認識志同道合的夥伴,並且依據同功群體的討論中,進行組織分享,以強化自我成長。此外,我們更要立基於史丹佛大學索爾(Thomas Sowell, 1930-)教授所稱的「知識份子」(intellectuals)的巨擘概念。積極通過對於社會的洞見,啟迪社會發展,引領整體社會正向思考及創建,建立獨樹一格的專業環境教育的尊嚴。讓我們一起努力、共同成長!

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優聘教授、所長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副院長
方偉達
中華民國112年8月